专题发布:2025-03-31
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从“大而不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正推动新能源、半导体和传统制造业等关键领域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然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既懂制造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本专题汇聚了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人才现状分析、未来人才发展趋势,以及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留用策略,供企业参考。
本白皮书对智能制造人才的能力、架构和知识体系进行了全面解码,并深入分析了企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策略、路径与具体的推进措施,助力制造企业打造高水平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本资料是2023年6月16日e-works“2023国际智能制造)论坛”的会议资料。e-works智能制造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黄娟介绍了智能制造人才架构、知识体系和培养策略与路径。黄娟强调,推进智能制造应建立包括智能制造部门和业务部门人员共同搭建的企业智能制造人才网络,从深度、广度、高度三个层次打造企业的智能制造人才梯队。
本资料是2024年12月21日e-works“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南京)”的会议资料。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探讨了智能时代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顾老师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工程教育的深远影响,介绍了未来技术与创新工场的建设。
本资料是2024年12月21日e-works“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南京)”的会议资料。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红波解析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的变化,并详细介绍了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推进策略和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本资料是2024年12月21日e-works“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会议资料。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光辉介绍了国家相关政策推动数字人才培育的背景,详细解读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的国家职业标准,分享了西安交通大学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
本资料是2024年12月21日e-works“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南京)”的会议资料。联想全球学习中心智能化转型研修院产品负责人关相儒分析了AI时代对组织形态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影响,介绍了高效能组织构建与人才培养的新逻辑,强调了管理者需具备内外双重视角,整合资源以实现客户与企业价值。
本报告深入探讨了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发展趋势,分析了这些领域的行业趋势、人才现状及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留用策略。通过多个企业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准识才、领导力培养和组织能力建设,推动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持续发展。
本报告探讨了制造业中以人才为核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将人才视为投资而非成本的新视角。报告通过“未来一线人才”试点项目,展示了10家公司在13个地点实施的人才创新策略。研究强调,企业需要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条件制定人才战略,并在工作设计、人才规划、吸引与入职、人才发展、人才效能和文化体验等能力上进行投资。
报告聚焦于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通过对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多家智能制造业领军企业的深入实地考察,细致勾勒出一类具有代表性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紫领人才,在智能制造业中的当前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他们所具备的胜任力特征。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人才挑战与机遇。报告强调企业应通过建立全球化人才管理机制、优化招聘策略、加强文化适应性培训以及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来提升海外人才管理能力,从而推动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
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现状、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随着AIGC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和伦理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呼吁加强政策支持和国际交流,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发展。
本实践手册探寻和分析了制造业多个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行业挑战、人才挑战及应对之策。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制造行业中高层以及中基层领导者的各项能力及发展情况;同时,也结合了个性等其他测评数据,力求对行业各层级领导者的整体样貌有所还原。